在電力系統運行中,恩彼邁跌落式熔斷器熔絲熔斷是保障設備安全的重要預警信號,需專業高效處置,以降低停電范圍和故障影響。
一、故障現場判斷與隔離
發現熔絲熔斷后,運維人員應穿戴絕緣防護裝備,在保證安全距離(10kV 線路不小于 0.7m)前提下,通過觀察熔管是否跌落、熔絲殘留物及有無放電痕跡初步判斷故障。利用紅外測溫儀檢測相鄰設備溫度,用萬用表測量熔斷器兩側電壓,確認線路無電壓后,按 “先中間相、再背風相、最后迎風相” 順序拉開其他健全相熔斷器,完成故障隔離。

二、熔斷原因深度剖析
過載引發熔斷:長期超過額定電流運行,如配電變壓器負載率持續超 80%,導致熔絲過熱熔斷,熔體通常呈現均勻熔斷、顏色變黑特征。
短路故障熔斷:線路或設備短路瞬間產生大電流,使熔絲快速熔斷,熔斷部位多有明顯電弧灼傷痕跡,熔絲殘留部分少。
熔絲質量與安裝問題:熔絲材質不均勻、安裝時壓接不牢,造成局部接觸電阻過大,導致熔絲提前熔斷,此類熔斷位置無特定規律。
三、科學處置流程
更換熔絲前,需詳細檢查熔斷器觸頭、彈簧、轉軸等部件。觸頭燒蝕深度>1.5mm 時,應及時更換;彈簧壓力低于 45N 需調整或更換;轉軸卡滯要清理潤滑。同時,嚴格按變壓器容量、環境溫度、負載特性重新選型熔絲。更換過程中,先掛設接地線,使用熔管拆卸鉗取下熔斷熔管,安裝新熔管時,確保熔絲預拉緊,熔管傾斜角度保持在 15° - 30°,保證觸頭接觸壓力不低于 50N 。更換完畢后,對設備進行絕緣電阻測試(絕緣電阻≥300MΩ)和接觸電阻測量(同相差值<20%),測試合格后,按 “先迎風相、再背風相、最后中間相” 順序合閘送電。
